老百姓听说,投资P2P可以得到比股市更稳定、比其他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老百姓也听说,每个月都有P2P公司倒闭跑路的,投的钱风险太大了。
5月13日举行的北京科博会“2015中国金融论坛”上,“互联网金融沸腾浪潮之后的行业发展与自律”成为P2P行业代表探讨的主题。
P2P:称为“网络借贷”或“P2P理财”。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通过P2P的网络平台,咱老百姓可以把闲置的资金贷款给其他老百姓,收取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2005年,第一家P2P公司在英国诞生,进而风靡全球,近年来我国P2P行业发展迅猛,目前有超过1600家公司,经营规模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P2P平台上“生活着”两种人,一种是有点闲钱想投资出去生利的;一种是着急用钱却又借贷无门的,这种人目前更多的是不能及时拿到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主,比如临街卖早点的老王,或者是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小明。所以有人说,P2P是金融信贷领域的毛细血管。
2015年,P2P问题开始显现。金融论坛上,许多平台CEO都认为,这个行业所收上来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贷出去的每一分钱又是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的救命钱。这么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严肃的行业应该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而现在的准入门槛是偏低的。目前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已经出现无序状态,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果再不监管起来的话,优不胜、劣不汰、善不赏、恶不罚,整个行业就将没有前途。
论坛代表在发言中普遍提到一个现象:有些出问题的P2P公司,外表看似繁荣,可突然有一天倒掉了,跑路了,甚至倒闭的头一天还在吸纳老百姓的投资。为什么在这些公司走下坡路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征兆呢?要是有个预警机制就好了,就像证监机构会为出现异常的股票标注ST来警示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建议,P2P行业监管应该引入牌照制度,政府给那些真正合法合规、有诚信、有能力、有技术的公司发放经营许可牌照。同时,政府还可以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权威机构作为监管工具,他们的介入可以确保P2P公司经营过程的合法合规性和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在论坛上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相应的监管制度规则,对于创新型业务应允许按照有序尝试、稳步试点、积累经验、及时完善的思路进行开展“互联网+”和业务试点创新政策制度设计。
据透露,今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一系列监管规则都将出台,对第三方支付、P2P以及利用网上平台进行相互销售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会进行相应监管。
那时,老百姓是不是可以放心地投资P2P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