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硅谷,有一条“沙丘路”,美国最重要的风险投资公司沿街遍布。这里相对于美国新兴经济的作用,如同华尔街之于证券市场。
沙丘路3000号,迄今为止最大最成功的风投公司红杉资本坐落于此。1995年春天,被誉为风投之王的投资家麦克尔·莫里兹慕名走进杨致远和大卫·费罗那间破旧的棚屋。一个月后,红杉资本作出决定,打破从未向免费模式投资的先例,以100万美元的投资换取了这家小公司25%的股份。这笔投资成就了这家当时只拥有几台旧电脑的小公司,之后却成长为全球的最大门户网站-雅虎。
2004年,一个名叫彼得·蒂尔的企业家用50万美元投资初出茅庐的社交应用“脸书”。8年后,这一数字呈几何式爆炸增长至11亿美元。
高风险高收益,以风险投资助草根团队实现“巨头”梦想-这样的投资神话开始在中国上演。
2005年,红杉资本在中关村成立中国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IDG资本创始人熊晓鸽等风险投资人,成为中关村发展历史上,陈春先、柳传志等实业家之外,改变中关村的另外一批代表人物。在风险投资的引爆下,新浪、京东、奇虎360等知名企业快速成长。
2013年,中国互联网手机“黑马”-小米手机销量在中国首次超越巨头苹果。在智能手机之后,小米又在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机顶盒、智能路由器、智能摄像头等领域频频出击,一个“小米生态圈”悄然成型。
成立仅四年,小米公司估值就达数百亿美元。在硅谷、在以色列,在过去几十年间的中国,这样的成长速度都罕有人及。
即便产品技术、服务模式再先行,如若没有创业投资,小米为代表的中关村企业不可能这样一路狂飙。过去四年,小米保持了每年至少通过创投融资一次的高速成长节奏:2010年融资4100万美元; 2011年融资9000万美元;2012年融资2.16亿美元;2014年初,融资11亿美元融资。
每一次创业投资的注入,企业都如竹笋抽条般“节节高升”。
2001年,中关村管委会率先开展创业投资试点,设立全国首只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筛选优秀的创业投资机构以参股设立创投基金的方式进行合作。
截至目前,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达到44只,规模超过21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接近18倍。
创业投资高度聚集,创业者“寻味而来”投身热土。
华尔街“高富帅”周灏放弃美国高薪银行工作,在中关村西区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建立金融大数据公司“量化派”,因为刚回国时“10次为找投资、找人才的出差中,有6次目的地都是北京”;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高婧在美国、香港求学创业后,也毅然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落脚,因为在这里,创业者不用绞尽脑汁去找投资,去隔壁创业咖啡馆串门的工夫就能认识一打天使投资机构。
全国中小微企业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在中关村,热涌的创业投资资本却让这里出现了罕见的“投资难、投资贵”。投资人常常一觉醒来,发现昨晚看中的企业已经被别人高价抢走了。
创业投资投的是未来。业界公认,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是硅谷盘活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的关键秘诀,而构成这些秘诀的要素,正在中关村高度聚集。
“十一五”以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1/3以上。2014年,中关村创业投资案例占全国股权投资案例总数的41%,已披露股权投资金额占全国的41.23%。近几年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中75%以上获得过创业投资的支持。